课程详细
高一语文——阅读与写作提升春季班
【课程目标】
紧密结合高考大纲,以考点为基础,全面梳理高考现代文和古诗词鉴赏的知识点,同时针对高考各类题型,结合经典例题与较新试题,归纳总结解题方法和写作技巧。以期让学生举一反三,提高语文成绩。
【课程特色】
本课程设计根据高下学期的学习内容而设置,在把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。特别在现代文的阅读上,增加诗词鉴赏内容的详细解读,深度解析历年高考试题,使学生对高考有早的准备。
春季上课时间:2017年2月18日开学,共19次课
课次 |
课题名称 |
主要内容 |
讲 |
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|
1.能辨别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,指出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殊意义。 2.能根据词语的本义理解其在文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。 3.能理解指代词语的指代内容。 4.能根据语境,由词句的浅层本义推知深层含义。 |
第二讲 |
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|
1.能辨析常见的比喻、借代、比拟、对偶、排比、反复、对比、反问、设问、引用、夸张、反语等修辞手法。 2.能理解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。 |
第三讲 |
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|
1.能够对照文本辨别题中信息的正误。 2.能够筛选出与题目有关的语句,进行摘要、组合、概括后重新表述。 |
第四讲 |
分析词、句、段在文中的作用 |
1.能分析重要词语的作用。 2.能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。 3.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。 |
第五讲 |
古诗词鉴赏 体裁 |
诗词概况 |
第六讲 |
古诗词鉴赏 题材 |
1.写景抒情诗。2.咏物言志诗。3.即事感怀诗。4.怀古咏史诗。5.边塞征战诗。6.山水田园诗。 |
第七讲 |
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 |
1.能梳理文章的线索。 2.能够划分段内的结构层次。能够分析全篇的结构层次。 3.能够在把握结构层次的基础上,根据要求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。 |
第八讲 |
古诗词鉴赏 意象的内涵 |
1.抓物象的特点;2.结合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碎、寄予的情感,抓物与情、志的“契合点”。 |
第九讲 |
概括文章内容 |
1.概括文章内容、作者的见解和感情倾向,可以是全文概括,也可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。 2.概括文章内容,还指对归纳出来的要点进行简要、清晰、准确地表达。 |
第十讲 |
归纳文章要点 |
1.有条理地归纳文章的层次要点。 2.对归纳出来的要点进行简要、清晰、准确地表达。 |
第十一讲 |
古诗词鉴赏 意象的作用 |
1.化抽象概念为具体形象,使“意”的表达更加鲜明生动。 2.烘托氛围,比兴兼备,增添情感的气势和色彩。 3.“立象尽意”,传达那些“只可意会,难以言传”的隐情。 4.“不著一字,尽得风流”,用意象传达“言外之旨”。 |
第十二讲 |
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、表现手法、语言风格
|
1.能领悟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。 2.能分析出作品的表现手法。 3.能感知作品的艺术形象。4.能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。 5.能审视作品的艺术效果,进行富有个性的鉴赏。 |
第十三讲 |
古诗词鉴赏 景的内涵 |
1.借战争场面的描写表仰慕之意。 2.寄山水田园,抒恬退隐忍之志。 3.怀古伤今,借物抒怀。 4.写羁旅之苦、报国之志。 5.抒闺情之思、离愁别绪。 6.借滔滔江水抒壮志难酬的伤感。 |
第十四讲 |
古诗词鉴赏 景的写法 |
1.正与侧的结合。 2.动与静的结合。 3.声与色的结合。 4.虚与实的结合。 5.点与面的结合。 6.远与近的结合。 7.白描手法。 |
第十五讲 |
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|
1.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。 2.进一步对文章蕴含的审美价值、审美情趣做理性的鉴别和欣赏。 |
第十六讲 |
读写语段 |
1、 读写语段的特点。 2、 读写语段分类。 |
第十七讲 |
古诗词鉴赏 景的作用 |
1.以景衬情(景)。 2.塑造意境,渲染氛围,抒发情感。 |
第十八讲 |
期末考试复习 |
课内文言文复习、重点语段加强、考场作文的临场应对技巧。 |
第十九讲 |
期末试卷分析 |
分析本次考试的得失,找到得分和失分的原因,为暑假课程做一规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