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详细
初二语文——阅读与写作强化春季班
【课程目标】
1.积累文言词汇,疏通重点词句,并引导学生理解文意,把握主旨。
2.解读经典文本及历年模考、中考试题,梳理记叙文、议论文主要考点。
3.完善学生答题思路,逐步让学生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。
4.引导学生广泛地挖掘写作素材,增强学生作文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。
5.聚焦时政、社会热点问题,启发学生联系生活,综合运用语文知识,解决实际问题。
6.同步教材,帮助学生进行阶段性巩固,提高阶段性考试的适应能力。
【课程特色】
1.现代文阅读,链接中考,通过对经典文本及历年中考试题的解读,强化训练学生的答题方法与技巧;梳理教材中涉及的各种文体的知识点,并进行拓展延伸。
2.文言文阅读,梳理中考常考的150个文言实词及6个文言虚词的常用意义及用法,并以“读——练——感——悟”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从传统识记升华到理解运用,增强趣味性的同时,为孩子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。
3.作文讲、练、改结合,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互动优势,引导学生自主挖掘生活中的素材。并通过创设情境,启发性地进行课堂讨论,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。
春季上课时间:2017年2月18日开学,共19次课
课次 |
课题 |
主要内容 |
讲 |
描写显形象,分析要全面 |
1.史铁生作品赏析。2.根据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3.运用各种描写方法体现人物形象的特点 |
第二讲 |
感情揣测需语境, 重点词句别放过
|
1.史铁生作品赏析《我的遥远的清平湾》2.掌握分析人物感情的基本方法和思路,能准确分析人物感情。3.能根据人物感情整理文章线索。 |
第三讲 |
千思万想虽辛苦, 淘尽黄沙始见金 |
1.史铁生作品赏析《我与地坛》2.对于特殊字词,需要从本义、比喻义、语境义去理解。 3.作文素材的选择与积累 |
第四讲 |
综合训练与复习(一) |
1.复习课内重点课文和知识点。 2.熟练掌握分析人物形象和感情的方法 |
第五讲 |
论点做支撑,论证有规律 |
1.经典阅读《孟子》 2.能准确的掌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和论证方法的作用。3.能根据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给文章的某个段落补充分论点或论据。 |
第六讲 |
论证结构要清晰, 严密语言需掌握 |
1.经典阅读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。 2.能分析议论文的论证结构,辨析四种论证结构。 3.了解议论文语言的特点。 |
第七讲 |
品元曲精华,睹大家风采 |
1.经典阅读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2.了解元曲的特点和常见元曲大家。3.能熟记重点元曲篇目。 |
第八讲 |
综合训练与复习(二) |
1.对课内重点课文和知识点进行复习。 2.文言文的综合练习与测试; 3.现代文阅读之“综合性文体的阅读” |
第九讲 |
期中复习 |
1.对前期学到的记叙文、说明文、议论文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2.期中考前测试,查漏补缺 |
第十讲 |
不同表达各有异,成功取舍好辨析 |
1.莫泊桑短篇小说的阅读。《项链》2.能分清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。3.学习夹叙夹议的方法。 |
第十一讲 |
深刻理解莫慌张,联系主旨抓情感 |
1.莫泊桑短篇小说阅读《羊脂球》2.掌握体会理解现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和思路。3.能在文末提炼中心主旨。 |
第十二讲 |
环境描写多委婉,具体分析并不难 |
1.莫泊桑短篇小说阅读《西蒙的爸爸》2.能根据环境描写分析其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.在作文时运用自然环境描写凸显人物心情和人物形象。 |
第十三讲 |
综合训练与复习(三) |
1.复习课内重点2.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|
第十四讲 |
说明对象易理解,说明方法多巧妙 |
1.《史记》故事赏析。 2.说明文的方法特点复习和答题方法的提炼 3.注意使用人物描写,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力 |
第十五讲 |
说明语言需准确,偶有生动来润色 |
1.《史记》故事赏析。第五、六单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与总结;2.说明文的语言的特点和答题方法。3.注意使用修辞手法,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力 |
第十六讲 |
段落布置有敲门,其中作用需推敲 |
1. 《史记》故事赏析。2.现代文阅读拓展提升:“多角度、多侧面分析,表达独立的见解”; 3.打好作文议论的基础 |
第十七讲 |
综合训练与复习(四) |
1.第五、六单元现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与总结; 2.现代文综合运用和总结 |
第十八讲 |
期末复习 |
1.重点文言文复习,现代文重要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 2.现代文文阅读综合演练与提高; |
第十九讲 |
中考语文早准备 |
中考试题与考试要点分析 |